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
解释 收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于脑动脉狭窄、闭塞或血流动力异常而导致短暂的脑血液供应不足,相应范围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性损伤,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本病发生突然,其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可持续数分至数小时,并在24小时以内完全恢复,但可以反复发作。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eversal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ect,RIND)是由Meyer等首先提出,其认为脑缺血后造成神经功能障碍持续在24小时以上,但又在3周内可完全缓解而不留后遗症为本病的特点。但是,后来的脑CT和MRI检查发现许多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者的脑内也均存在着梗死灶,因此,此类病例现在均被诊断为脑梗死,而极少诊断为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局灶性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短暂性发作,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不超过1小时,可反复发作,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CT、MRI)检查无脑梗死的证据(美国卒中预防新指南)。我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TIA定义时限为症状、体征于24小时内恢复。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辅助检查 展开
5 诊断要点 展开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7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8 病程和预后 展开
9 诊断标准 展开
10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1 诊断依据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